IG演算法與內容優化教學(香港版)

IG觸及率好低?演算法原理與內容優化方法(2025更新)

為何觸及率持續下降?

Instagram 的演算法會根據用戶的互動行為(例如:按讚、留言、儲存、分享)決定是否將你的內容推薦給更多人。若觀眾對你的內容反應冷淡,IG 就不會主動推送。

演算法會根據「早期互動率」來判定內容是否有機會獲得廣泛觸及。若你在發佈後2小時內未獲得明顯互動(如50個按讚或5%留言率),內容可能被列為低互動。

系統亦觀察「觀眾行為變化」,若某內容被大量儲存或分享,即使初期互動一般,亦可能觸發演算法擴散。

IG主要演算法區塊

  • 動態消息(Feed):與你互動越多的用戶,越容易見到你最新貼文。
  • 探索頁(Explore):針對過往興趣及瀏覽習慣,推薦相似主題內容。
  • Reels:重視完播率、儲存與分享次數,是演算法擴大推薦關鍵。

三大內容優化方向

  1. 提升分享比率: 製作高價值內容,如懶人包、流程圖等。
  2. 影片黃金3秒: 影片頭3秒加入痛點提問、驚喜畫面或標題口號。
  3. 鼓勵留言互動: 貼文中加入選擇題、引導留言。

常見錯誤

  • 使用不相干或過熱 hashtags
  • 貼文後即修改描述
  • 錯過用戶活躍時間
  • 重複標註無關品牌
  • 影片結尾冗長或無 CTA
  • 關鍵字堆砌不符內容